图为东塔遗址保护现场。 刘勇摄
辽宁省朝阳市的东塔遗址,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是探寻辽代建筑艺术与三燕古都文明的重要窗口。作为朝阳古城“三塔”之一(北塔、南塔、东塔),东塔虽已倾圮,但其遗址仍留存于关帝庙内,目前仅存塔基,与现存的北塔、南塔共同勾勒出“龙城”昔日的辉煌轮廓。
历史底蕴
穿越千年的时空印记
东塔始建于辽代,与北塔、南塔形成“三塔鼎立”之势,是朝阳作为“三燕古都”的历史见证。尽管塔身已毁,考古发掘揭示其地基与三燕时期龙城宫殿遗址相连,展现了从鲜卑慕容氏政权到辽代的文化层叠,成为研究东北地区民族融合的珍贵实证。如今,遗址所在的关帝庙内仍可寻见古塔残基,如果配合数字化复原展示,游客可直观感受东塔昔日的巍峨风貌与建筑技艺。
东塔的再建年代、修塔施材、建塔办事、书写刻字等人员的职位、姓名都有较详细的记载,是了解东塔非常重要的实物依据。
文旅体验
古今交融的文化长廊
2015年市考古研究所对塔基进行了发掘,塔基平面呈方形,以青砖砌成,长约13.2米、残高约3.2米,底部为夯土台基,塔基采用青砖垒砌,部分砖表面涂白灰,系二次使用。地宫呈正方形,与北魏时期特点一致。由此可知,东塔基所在地在北魏时曾建有塔寺,后倒塌,至辽开泰六年(1017年)重新建造。关于倒塌时间,据史料记载,东塔倒塌时间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至乾隆八年(1743年)之间。
如今,东塔遗址被纳入朝阳市“古塔文物主题游径”核心线路,与北塔、南塔、云接寺塔等串联,形成探秘辽塔文化的黄金路线。游客可漫步慕容街,从北塔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如释迦牟尼舍利、波斯玻璃瓶)中窥见东塔同期历史,再至东塔遗址凭吊古迹,感受“塔影已逝,文明犹存”的震撼。周边凤凰山景区更添自然与人文交融之趣,登临山巅的云接寺塔俯瞰大凌河,遥想古塔昔日的守护使命。
特色活动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依托朝阳深厚的辽塔文化,如若在东塔遗址周边定期举办非遗手作、历史沙龙等活动,游客可体验古代砖雕技艺或参与“古塔寻踪”主题摄影,在互动中触摸历史脉搏。此外,朝阳市计划推出的“点亮南北塔”工程与数字孪生技术,将东塔遗址通过光影与虚拟现实重现,为访客打造沉浸式时空穿越之旅。
东塔遗址不仅是朝阳古塔奇观的残缺篇章,更是辽西文明的精神地标。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民族交融的史诗,每一块残砖都铭刻着佛教东传的轨迹。来朝阳,于遗址前驻足,聆听历史回响,见证一座古城的千年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