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铁规矩”,更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通过分析朝阳地区的教育工作实践,从内在逻辑、重要作用和具体举措三个维度探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何促进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教育发展路径,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教育事业的内在逻辑
(一)深化党建引领筑牢教育发展政治根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属性,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动指南。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明确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教育系统构建了严密的政治制度体系,确保教育现代化进程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向同行。朝阳市教育系统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建+教育”双轮驱动模式,创新实施学校党建“1531”夯基固本工程,将基层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教育为民守好教育公平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这与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高度契合。教育部近年来通过招生制度改革、推动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等务实举措,构建了以减轻家庭负担为核心的教育公平保障机制。朝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质量,不断缩小基础教育城区、校际、群体差距,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
(三)构建清正生态激活教育强国新动能。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其发展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治理障碍,构建起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与教育强国战略构成协同发力的治理格局。教育工作者要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为行为准则,树立全新教育观,以清正的政治生态有效激活教育系统的创新活力。朝阳市以清正的政企、校企合作关系,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支持职业学校与优质企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建设一批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拓宽学生成长成才渠道,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振兴发展能力。
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保障。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确保教育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前提与政治保障。教育系统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防范办学方向偏差、意识形态工作弱化等风险。朝阳市坚持不懈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加大特色线路和课程开发力度,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辽宁红色“六地”和朝阳本地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人生选择,并转化为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
(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教师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与育人成效,师德师风建设本质上是教育系统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关键环节。教育伦理学强调,教师应具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操守,这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的要求内在一致。通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能够有效督促广大教师杜绝不正之风,抵制利益诱惑,坚守廉洁从教的道德底线。朝阳市通过组织召开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大会、警示教育大会、阳光校园专题会议、师德师风巡讲报告会等会议,以及不断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与廉洁教育体系,警示教师严守职业操守,将“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内化为行为准则,不断净化教育系统党风政风。
(三)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权力运行和优化管理效能,为教育提质增效提供制度保障,其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实质,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系统聚焦国家需求,深耕教学质量提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从而激发教育创新活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构建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治理闭环,通过制度护航确保教育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教育改革的全过程,能够有效实现教育系统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教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近年来,朝阳市以优良作风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全力支持朝阳师范学院发展建设,积极推进朝阳职业技术学院筹建,统筹规划全市中职学校布局调整,推动综合高中建设,持续优化全市中职学校专业结构布局,构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在提高教育服务振兴发展能力上下功夫。
三、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举措
(一)以学铸魂,筑牢思想防线。教育系统要将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首要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组织广大教师开展系统化、常态化学习,狠抓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主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教育系统相关纪律要求,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与党性教育、廉洁教育有机贯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性。
(二)以德立教,涵养育人生态。师德建设需制度与文化的双重引导。学校各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在教学科研中践行育人初心,在管理服务中彰显对师生的关怀。将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岗前培训和师德考核体系,大力培育廉洁文化,将作风建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廉政党课、警示教育等形式营造崇廉尚洁氛围,同时,充分利用课堂这一教育主阵地,深入推进思政课建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让清廉文化融入学生的成长过程。
(三)以行践诺,勇担时代使命。教育工作者需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实干担当。做好“政治表率”,在思政课程中主动亮明立场、引领方向,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走在前列、树立榜样。做好“作风表率”,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组织引导师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守科研经费管理规范,杜绝学术失范行为。做好“育人表率”,将精力集中到工作中,把心思放在岗位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作风是事业发展的保障。实践表明,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在教育领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又要立足教育行业特点,精准施策、务求实效。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内化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优良的师德师风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