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甲卓
“凌源市实验小学秉承‘人为本、德为根、爱为魂’的‘本根教育’理念,以‘修己利他’为校训,培养健康、厚德、创新、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日前刚刚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的凌源市实验小学负责人介绍。
理念筑基——思想道德建设固本培元
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凌源市实验小学深入探索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本根教育”理念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落实大思政育人观,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个层面为重点,构建“积累、养德、健体、尚美、科学+”五大领域校本课程群,常态化开展安全法治、感恩、理想信念、习惯养成、传统文化、党史学习六大主题教育。
凌源市实验小学常年坚持“日行一善”活动,组建“红烛先锋”志愿服务队给家庭困难学生爱心捐助,金额累计30余万元。每学期评选“节约之星”“日行一善小明星”“礼仪之星”“五星班级”等,强化学生思想品质建设、道德规范行为素养的形成与良性发展。每年在全校组织红歌赛、缅怀英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五老进校园等活动,筑牢文明成长堡垒。
文化铸魂——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
凌源市实验小学深挖家乡文化底蕴,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构建“本根教育”理论实践体系。学校先后组织开展皮影、剪纸等“非遗”进校园活动,组建独轮车、创客等22个社团,举办文体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出丰硕的特色成果,学校创立的“红烛先锋·本根铸魂”获辽宁省首批党建品牌案例一等奖,科学实验校典型经验在全省交流,学校文化建设成果两次亮相全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参展。
为让校园环境建设浸润青少年心灵,学校在校园建设方面融入传统元素。孔子像、书林、爱心石、文化墙串联学校历史与中华美德,构建沉浸式育人空间;80米红色长廊、62个图书漂流角等五大特色区域,彰显五育融合理念。
阵地强基——活动阵地建设筑牢堡垒
学校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打造文明实践教育的主阵地,创新建设“日行一善”尚善美德阵地,结合“好习惯银行”与“红领巾争章”活动打造习惯养成阵地,围绕“孵化”与“种植”创建生命科学教育阵地,强化“少年军校”创新爱国主义教育阵地,设立“化石展厅”“百合基地”传播家乡文化阵地,师生走进“红山文化”感悟古文明阵地。多年来,学校累计组织参观研学30多次,受益学生1万余人。
凌源市实验小学还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等国家、省级荣誉47项,涌现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优秀少先队员、辽宁省新时代好少年等优秀学生。